2023年2月13日 星期一

領展供股

竟然因為這隻股票,令我有興致去重拾blogger開新post.

(利申:小股東)

當時見到停牌消息,都不以為意,以為有什麼重大收購。
怎會想到是供股。

翌晚在IG開了一個投票,看看朋友們會否選擇供股
A.    供
B.    不供
還有,C.    直接沽貨離開

結果令人有點意外,竟然是勢均力敵。
看來朋友圈內對領展這個動作頗困惑及費解......

後來再詳細基本數據,供股目的等等......
感覺依然有點糾纏,今日開市有點衝動沽貨了事。

1手要供$884
如果有餘錢,對較長線有信心,或者可以考慮吧
否則,出售供股權,甚或套現罷了

~謹記理性處理~

2020年2月28日 星期五

10000 thx

估唔到政府咁有「承擔」,短期赤字都要派一萬。
不過,不消半日時間,所接收嘅已經由一個「福利」變「伏嚟」。
派錢反而令人氣忿?幾多聲音話寧願唔要一萬?幾多又叫緊救命?

然後,聽到最多就係不公平,點解冇我份?我地都好努力喎
又要人簡化快啲派,又要人核實資格先派,咁同當時$4000有咩分別?

如果真係收到$10000,會用嚟做咩呢?

2020年2月24日 星期一

300億肥豬肉

繼續home office,同時在收聽財委會開300億防疫抗疫基金。
絕大部分內容可歸為5個字:為何沒我份
議員們引述不停收到從不同階層的查詢(投訴?),未能從這基金受惠或不知道能否受惠。
感覺政府這太公分的肥豬肉,要做到人人有份,每階層都要獲益。

救急救被重挫?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急很受重挫。
即管看看財政預算案,希望能帶點驚喜。
個人估計每個成人10000應該不可能,6000~8000左右吧



2020年2月18日 星期二

咪郁!攞哂啲廁紙出嚟!


想不到最近一篇已經寫到社會事件剛爆發的時間
後續發生的事,仍然持續中......
民眾心中記憶多了好多個日期,當然不同立場的人所牢記不一樣。
家庭朋友之間都有一定的分化,情緒很容易波動。

anyway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-- COVID-19
我都差不多home office了一個月,一直都不外出(學某局長可以節省口罩)
每日都check電郵開工、睇LIVE、溫習、睡到自然醒
各區物資(特別口罩和清潔消毒用品)都一直短缺
幸好家中早作準備,不至於要半夜排口罩,瘋搶漂白水。
雖然可以「佛系」上網搶購口罩,但家中都用一早上買一星期所需
令超市貨架清空的原因,始終源於口罩短缺

最近連米、廁紙等都成為市民(或匪徒)的目標
明明各商會主席都澄清叫市民放心,依然繼續瘋搶……
最近劫的不是金銀財寶,只是一板廁紙。
好可笑,亦很可悲
香港從何時變得瘋狂?寧願相信一個轉發的whatsapp
或是,還有更瘋狂的在後頭?

今年農曆新年只祝一句:
身體健康

最近都是home office,或者多更新吧。


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

漫長的6月

總結遲一點再做吧~

香港實在發生太多太多事了
除了6—4,又多了6—9,6—12,6—16。
更甚者,相信在醖釀6—20,6—21

今次真的#weconnect
香港人真的都connect了。
利申:都不方便外出,未能參與(家庭的關係)
但看見一張張航拍的相片,看到很多畫面(包括衝突,及一片黑海)
香港,原來還有很多有心人。

有心在,香港人不惜三罷,都走出來發聲。
「和理非」和「勇武」最少暫時放下成見,爭取很多空閒和能量。
見到連登的post形容得很好,雙方就像劍和盾,互助互補。

最近幾日的記招,唯一一場能令我看完的是陳沛然議員的記招。
其他的,只見識到不停交球,互傳互踢,A字膊的所謂「官」!
看前半是笑話,後半的廢話(不停重覆強調自己立場,語言偽術)

今日的致歉記招,完全找不到重點,回應了什麼?
難怪不少人在ig po了一張幾乎全部空白的相片諷刺這一切。

6月,6月。。。都這麼漫長
7。1更難以想像



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

2+3月份總結

2月中要見一個重要的board,所以要等有連假先有時間去整理

2月份的收支:
收入:$50,654.01
支出:$49,317.81
總數:1,336.21

額外收入:幫手做event的PT staff
另外,手機的新約開始,數據比以前多,費用更少(亦不需要再供手機)


3月份的收支:
收入:$47,560.13
支出:$36,721.17
總數:10,828.96

3月份未需要支付醫療方面費用,手頭比較鬆動
特別支出:新手機一部
我終於可以「找數」,哈哈,早兩年答應爸爸買一部新手機
爸爸最近受不了佢部「經典」的手機(最重要係無 RAM )

4月應該都無太大支出,可以保持正數。

2019年3月1日 星期五

又一年的預算案

11點開始就不停F5預算案個網站
首先關心自身有咩受惠到,哈哈
都係退稅啦,雖然上限少咗,不過都夠用。

另外,比較關注係創科,政府不停咁泵水擴建,其實提升完擴建完真正創造到啲咩?
當大部分只係顧住糊口,創造真係咁簡單?做startup真係咁容易?

醫療又係一大點,辛苦哂前線人員,不過係咪加人工=解決問題
而家係缺人,又要人「挨義氣」,OT錢再多都冇咁嘅心力去賺啦......

最後...
DSE代繳又有少少「黑人問號」,係純粹為平衡而做?令學生們都起碼到有粒「糖」。